规划动态
兰州城市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7年03月15日 10:07

目  录

 

一、发展成绩与面临问题………………………………………………1

(一)发展基础与成绩…………………………………………………1

(二)面临形势与问题…………………………………………………5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7

(一)指导思想…………………………………………………………7

(二)总体目标…………………………………………………………7

三、发展任务与主要措施………………………………………………10

(一)大力加强党建工作,提高思政教育质量………………………10

(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综合治理能力………………………11

(三)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快转型发展步伐………………………13

(四)实施教学改革工程,提高本科教育质量………………………14

(五)推进科研团队建设,强化科研创新能力………………………16

(六)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8

(七)扩大开放办学力度,切实拓宽办学渠道………………………20

(八)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就业创业能力………………………22

(九)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大学文化体系………………………23

(十)加强资源条件建设,提升服务师生能力………………………24

四、组织实施与监督保障………………………………………………26

(一)加强组织领导……………………………………………………26

(二)明确责任分工……………………………………………………26

(三)强化监督管理……………………………………………………26

(四)合理配置资源……………………………………………………26


兰州城市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根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甘肃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成绩与面临问题

(一)发展基础与成绩

“十二五”期间,学校按照“突出服务城市功能,优化教师教育结构,强化应用能力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彰显办学特色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各项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校教职工共同努力下, 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1.党建工作开创新格局,教育扶贫取得新突破。学校召开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建成“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不断改进干部作风,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1名同志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积极开展“双联”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突出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天水市秦安县郭嘉镇双联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的支持力度,“双联”工作连续3年在省委的考核中获得“优秀”,1名同志被授予“双联”工作先进个人“标兵奖”。

2.探索思政工作新路径,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发挥思想道德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构建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全面推进思想育人工作。以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着力推进实践育人工作。以科技创新和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团和社团的文化辐射作用,培育校园文化品牌,丰富文化育人内涵,扎实推进文化育人。学校微信公众号传播影响力多次名列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和甘肃省高校前茅。“萤火虫”计划——预防农村留守儿童性侵害公益教育项目在团中央、民政部等四部委共同举办的“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暨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获全国金奖。

3.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大学制度建设初见成效。《兰州城市学院章程》经省教育厅核准发布,建立健全校学术委员会、校教学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等机构,初步形成了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基本架构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法人治理体系。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完善和理顺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逐步落实了学院办学的主体地位。坚持和完善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实行党务、校务公开,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4.学科类型覆盖面广,专业结构持续优化。现有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和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涉及31个一级学科,其中获批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重点培育学科1个。新增10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达到42个;加大传统专业改造力度,师范类专业比例由56%下降为44%,应用型专业由44%增加到56%。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专业,建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项目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

5.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实施专业建设“五大工程”,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6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拥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启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25

6.科研水平逐年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截止“十二五””,共发表SCIEI论文42篇,CSCDCSSCI论文226篇,北大中文核心论文140篇,出版学术著作135部。建成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高校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13项,获得国家专利7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3项,通过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4项。《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获中国社科院“优秀皮书奖”二等奖。“新型共轭聚合物光催化材料的研制及应用”和“一种鲑鳟鱼废弃物提取活性胶原肽的方法”等项目顺利实现成果转化,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师资队伍更趋合理,高层次人才逐步增加。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五大工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到了专兼职教师总数的44.4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到了专兼职教师总数的70.8%,“双师型”教师占到了专任教师总数的10%。高层次人才逐步增加,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甘肃省领军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2人、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入选5人、甘肃省优秀专家1人、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4人;入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优秀教师6人、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18人、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9人、敦煌文艺终身成就奖1人、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4人。

8.对外交流合作日趋活跃,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增强。学校通过多渠道全方位拓展国境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德国、法国、俄罗斯、美国、新西兰、塞浦路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多所高校签署教育文化合作协议,开展文化交流,干部、教师培训和学生培养等工作。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成立了路易·艾黎研究中心和新西兰文化研究中心。甘肃省文化翻译中心完成省委宣传部《绚丽甘肃》大型画册英文版翻译等工作,并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联合共建“敦煌文化翻译基地”,与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筹建“甘肃敦煌文化对外传播语言服务中心”。

9.转型发展初现成效,校地校企合作顺利。学校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一带一路”高校联盟、甘肃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安宁五所高校战略联盟,积极参加全国石油高校协作会议,与12所石油高校密切互动,成为甘肃省首批应用型大学转型试点单位。加强校地、校校、校企合作,先后与兰州、白银、金昌等市结成“校地合作”关系;重点与华东师范大学等1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11名教师被华东师范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选派3名中层干部进行挂职锻炼,举办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各1期;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兰石集团等52 家企业开展了联合培养、顶岗实习等合作。

10.办学经费逐年增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财政拨款和专项拨款持续增长,事业经费收入逐年增加。先后完成逸夫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浴室、食堂、体育综合训练馆、田径场、校本部与培黎校区大门修建等基建项目,新建、改建实验室5200平方米,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校园信息化建设成就显著,无线网覆盖公共区域,建成办公、教学科研、财务等服务平台。图书馆纸质图书101万册,电子图书83万册。教职工津贴水平稳步提高,立项建设了校本部、培黎校区教师公寓。

(二)面临形势与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伴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供给侧改革、新型城镇化等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为落实国家战略,我省提出要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构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推进新形态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提出《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指导意见》,鼓励地方本科高校探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模式与特色发展的途径,同时鼓励地方本科高校遵循“需求导向、服务地方、强化应用”的原则,积极推进发展模式创新,走中国特色新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之路。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和综合改革,对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落实2015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键阶段,是实现建设国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战略目标的奠基时期。要完成转型发展,走内涵发展的办学道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学校的改革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办学经费不足、资源紧张与资金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同时并存的问题较为突出。二是学校学科建设相对滞后,缺乏行业内学科带头人,专业建设对接行业人才需求还不够,应用型专业建设力度不大,导致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技术的具体要求,服务城市发展、管理、建设等领域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三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还难以体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转型发展方向。四是科学研究整体水平不高、科研团队建设不强、高水平科研成果严重不足,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意愿不强,开展应用研究的模式、路径还处于摸索阶段。五是人事分配制度不利于激发教师教学、科研潜力,导致尽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较高但教学科研产出能力严重不足。六是学校综合改革推进还缺乏系统设计,在学科与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管理、人事分配制度、资源配置与条件支撑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管理过程、考核评价上没有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举措,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紧紧围绕转型发展和服务城市的主线,以加强内涵建设为核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支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科研平台,加强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进协同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初步建成以服务城市为核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应用研究为主导的学科与专业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人事分配制度与服务支撑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组织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基本完成应用型大学战略转型,通过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强本建硕”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力争建成若干“国字头”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教学团队,办学条件达到建设“大学”的基本条件和相关要求。

——办学规模稳定本科办学规模,到2020年,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在校生达到15000人左右。

——办学层次力争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重点培育与建设专业硕士授权点2-3个;到2018年建校六十周年时,主要办学指标明显提高,办学综合实力位居省内新型本科院校前列;到2020年,办学条件达到建设应用型大学的要求。

——学科建设通过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计划,新增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3个,新增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4个以上。学士学位授权专业由36个增加到42个。

——人才培养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数控制在50个左右。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各类项目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实现突破。

——科学研究建设4-5个省级科研平台,积极申报国家级科研平台,争取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0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项以上,实现各级各类科研经费7500万元以上,高级别科研成果比“十二五”期间翻一番。

——师资队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专兼职教师队伍规模达到950人左右,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专兼职教师总数的50%以上,博士研究生达到专兼职教师总数的16%以上。

——基础设施积极开展调研论证,逐步推进白银校区建设工作,加快实验室建设、学生公寓楼维修改造,完成甘肃工业实训中心和培黎校区学生公寓建设,加快实验大楼和综合大楼立项与建设进度。

——社会服务建设1-2个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争取建成省级大学科技创新园及众创空间。积极承担国家级、省级各类培训项目,重点开发凸显我校学科专业特色的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力争“十三五”末,完成各类培训15000人左右。

学校“十三五”目标主要发展指标

序号

项  目

“十二五”末实际

“十三五”末规划

增长情况

1

办学规模

14063(人)

15000(人)

937(人)

2

 

科研仪器设备值

1.18(亿元)

1.5(亿元)

0.32(亿元)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1(个)

3-4(个)

2-3(个)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1(个)

4-5(个)

3-4(个)

硕士学位授权点

0(个)

2-3(个)

2-3(个)

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

2(个)

4-5(个)

2-3(个)

高校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个)

4-5(个)

2-3(个)

3

科学研究

国家级项目

24(项)

30(项)

6(项)

省级项目

58(项)

100(项)

42(项)

SCI、EI论文

42(篇)

125(篇)

83(篇)

CSCD、CSSCI等论文

226(篇)

500(篇)

274(篇)

北大中文核心论文

140(篇)

400(篇)

260(篇)

学术著作

135(部)

200(部)

65(部)

国家专利(不含外观专利)

7(项)

25(项)

18(项)

科研经费

1313.4(万元)

7500(万元)

6186.6万元)

4

专业

本科专业

42(个)

50(个)

8(个)

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个)

3(个)

2(个)

专业认证

0(个)

1-2(个)

1-2(个)

省级特色专业

5(个)

8(个)

3(个)

5

课程建设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6(门)

19-21(个)

3-5(门)

公共选修课

144(门)

200(门)

56(门)

6

实验实训

实习实训基地

164(个)

250(个)

86(个)

省级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2(个)

4-5(个)

2-3(个)

7

专兼职教师

867(名)

950(名)

83(名)

“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10%

30%以上

20%

副高以上占比

44.41%

50%

5.59%

博士研究生占比

9.22%

16%

6.78%

8

图书资料

图书

101万册

150(万册)

49(万册)

电子数据库

18(个)

25(个)

7(个)

三、发展任务与主要措施

(一)大力加强党建工作,提高思政教育质量

1.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办学治校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好干部“五个标准”,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校党委制定的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做好处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规划干部队伍发展,加大青年干部和专业干部的选拔培养,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执行能力和服务能力。注重党员发展质量, 严格遵循发展程序,积极慎重做好师生党员发展工作。运用微博、微信、易信等信息化手段,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加大党建经费投入,加强党建课题研究,创新支部特色活动。不断推进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完善教职工“党员之家”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功能,发挥学生“党员之家”政治引领、思想教育、服务学生功能,引导广大师生树牢“身在学校、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思想意识,为学校转型发展凝聚智慧与力量。

3.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把思政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强化思想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人信人守工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与教育培养,不断坚定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挥在理论武装、人才培养上的基础作用;着力开展美在兰城院品牌实践活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管理、行为规范、学风引领、服务支持等五大系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4.树立遵规守纪意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贯彻中共中央、中纪委、教育部、省委下发的有关廉政建设的准则、条例、细则等文件精神和制度要求,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党员、干部开展经常性的约谈提醒。加大违纪违规教育警示力度,注重抓早抓小。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权力运行的监督。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和重要节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认真做好信访举报核查处理。积极营造廉洁校园文化氛围。

5.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发挥党外人士作用。切实加强对全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帮助和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关心、关注少数民族师生。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防范和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充分发挥甘肃省兰州城市学院校友会作用,凝聚校友力量,助推学校发展,助推师生成长成才。

(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综合治理能力

1.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兰州城市学院章程》落实机制,做到依据章程办学、依据章程管理、依据章程组织教学科研。依照学校章程成立学校理事会,建立理事会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执行、监督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校教学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决策上的审议、咨询功能,发挥教代会、学代会参政议政作用,建立“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健全完善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健全决策程序,特别是完善重大决策的调研论证、民主咨询制度,不断提高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的决策水平。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符合学校实际的现代大学制度。

2.优化行政管理机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优化学校机构设置,厘清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实施职能范围内事务管理的首问责任制;实施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逐步形成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目标管理、岗位考核、淘汰流动的岗位管理机制。建立相关责任部门联动、配合的跨部门事务沟通协调机制,提升综合事务管理能力。进一步理顺校、二级学院的权责关系,开展人事、财务等管理事务以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决策为主的综合试点,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落实二级学院办学的主体地位,逐步建立学校宏观调控、二级学院自主管理、权责利相统一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3.强化监督评价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效能。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意识与能力;实施管理服务问责制,对不能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因服务态度不好或能力不足被投诉并查实的干部与工作人员,予以问责并给与必要的处罚。强化机关干部与二级学院党政领导绩效考评,将管理效能、制度与方法创新和教学科研改革发展实效作为考核重点,引导各级干部形成服务学校核心事业与重点工作的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学、科研、后勤等管理部门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改革教师考评考核机制与办法,逐步推进教师教学科研考核从以量为主向以质为主转变。

(三)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1.发挥学科引领作用,优化学科布局结构。立足服务城市办学宗旨,构建与城市相关的公共服务、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密切关联的学科、专业体系。确立学科、专业建设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整体带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改革、科学研究和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适应我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八大领域产业链、创新链对创新型技能人才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要求,以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为路径,大力扶持应用型学科,逐步形成以应用型学科为主体、文理基础学科为支撑的学科布局结构。

2.开展重点学科建设,申报硕士授权单位。整合一级学科,凝练学科方向,按照基础与应用两种类型、重点建设与扶持建设两个层次开展重点(扶持)学科遴选与建设,建设重点学科6个,扶持学科10个。通过重点(扶持)学科建设,力争新增省级重点学科2-3个。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实质性合作,积极开展联合培养、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专业硕士学位联合培养工作。力争2017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2-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3.开展重点专业建设,实现专业集群发展。实施重点(扶持)专业建设工程,凝练专业特色,形成专业品牌。坚持有所不为有所为、内涵为主外延为辅、分层分类集群化建设、需求导向、滚动淘汰的原则,建设校级重点专业12个,扶持专业19个,实现专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专业标准化建设。培育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强化教育部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项目专业建设,力争获批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在建设国家级重点专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方面获得突破。

4.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扩大应用专业规模。建立以服务城市发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调整机制,积极改造与学校办学定位不相一致的专业。加快发展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应用型专业,力争使应用型专业总数达到35个,占专业总数的70%以上,应用型专业在校生占学生总规模的60%以上;推进与各应用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双师型”师资培养与培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将学校着力打造为好就业、就业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四)实施教学改革工程,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1.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基于不同类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2017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其中,文理基础(教师教育)类专业全面推行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和“4+0”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城市类专业积极有效对接城市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全面推行基于OBE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教育类专业紧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全面推行基于CDIO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实施课程综合改革,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推进课程综合改革,分类研制各类公共课教学改革方案,围绕三大专业集群发展目标,以学生能力培养需要为标准,以适用、够用为原则,实施模块化课程建设与教学。探索公共课与专业课相融合的有效途径,提高公共课与专业课对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一致性。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文理基础(教师教育)类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先进性,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服务城市类专业全面推进课程设计一体化,制定课程层面预期学习产出,围绕学习产出,整合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工程教育类专业对照行业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具体化为相应的课程模块,界定每门课程的授课内容、深度和广度,使之最终与培养目标形成明确的矩阵关系。

3.教学方法改革,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数字仿真实验、在线教学监测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进国内外优质开放课程资源,搭建校级慕课平台,建设一批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代表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全面推进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

4.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逐步建立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强化学习过程考核,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采用课程论文、课程设计、发表论文(作品)、考取资格证书、参与学科竞赛或科研等方式进行考核。进一步明确三大专业集群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分类制定涵盖课程、教学、实验、实践、毕业论文、考核等环节的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强化对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教学主要环节和对专业、教师的全程、全方位监测监控。以“管办评”分离为基本原则,组织实施各项教学评估工作;通过年度国家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上报及数据分析工作,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撰写与发布,系统总结与发布学校办学经验。

5.完善合作育人机制,深化校企产教融合。成立校院两级专业建设委员会,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通过产教融合,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

(五)推进科研团队建设,强化科研创新能力

1.强化科研团队建设,凝练科研攻关方向。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以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在学校优势、特色研究领域内集聚一批创新人才和学术骨干,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协作精神的学术团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学科和应用学科,继续加强城市规划、城市污染治理、石油化工、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继续加强西北方言研究、甘肃文化翻译、甘肃民间音乐研究、工艺美术创作、西北简牍整理与研究,全力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文化研究品牌。鼓励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联合组建大团队,并资助启动经费,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力争在部分学科前沿、关键技术领域内形成一定优势和特色。

2.拓展科研投入渠道,推动校企科研合作。加强纵向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力争在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有所突破;积极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及教育部、甘肃省相关科研基金的一般项目,多方面争取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财政性科研投入;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与企业生产的对接,争取承担更多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努力拓展横向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积极引进外部资金,促进学校科研发展。力争年均科研经费总额达到1500万元以上。继续拓展与省内外兄弟院校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努力建成若干合作共建研究机构,共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

3.完善科研管理体制,营造良好学术环境。深化和完善校内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明确科学研究处与各二级学院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分工与协调,严格落实二级学院在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申报、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主体责任,积极推进科研与教学的相互结合、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的预评审制度,充分发挥项目负责人在科研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纵向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规范横向科研经费的合同制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创新科研评价机制,鼓励科技创新转化。不断创新科研评价体系,实施分类评价。引导基础文理类学科研究立足文化传统,瞄准学科前沿,侧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努力解决我省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服务城市类学科瞄准我省乃至西部地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环境污染治理及现代服务业等主要方面,着力解决其中存在的诸多实际问题;工程应用类学科面向我省若干重点产业的前沿技术研究、原型产品研制及企业科技研发过程中的重要工程、工艺问题,注重科研过程的自主创新能力及科研成果转化水平。进一步修订、完善《科研成果分类与认定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继续加大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力度,不断激发广大科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学术环境。严格执行《兰州城市学院加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实施办法》,加强教师职业素质和道德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营造具有优良学术道德、公认职业规范的大学制度文化环境,培育具有学校特色、适宜师生发展、激励创新、宽容开放的学术环境;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培育教师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敬业精神;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勇于批判的科学精神和对真善美追求的人文精神,形成全体干部师生共同的价值判断和目标追求。

2.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岗位职责管理。以“绩效工资”改革为重点,充分发挥内部分配激励机制的作用,积极推进岗位分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行“人事代理”用人制度。通过实施教学科研分岗位考核,引导津贴分配向关键岗位、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在优秀人才遴选、基金支持等方面,大力支持优秀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勇挑重担、锐意进取,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局面。

3.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面向重点(扶持)建设的学科、专业,设立“兰州城市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储备基金”,设置首席专家、特聘教授岗位和相应的专职科研编制,通过人才动态管理,面向省内外遴选一批达到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实施对口博士研究生引进与培养计划,结合重点(扶持)学科、重点(扶持)专业建设,引进与培养博士学位教师70名左右,直接进入重点(扶持)学科、重点(扶持)专业建设团队。到2020年,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达到460人,博士研究生数量达到150人以上。利用国家支持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机会,加快培养高层次师资。

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学团队建设。通过课程进修、访学进修、学历进修、挂职进修、项目建设等方式,建设一支与学校发展定位相一致、与人才培养模式相一致、与学科发展目标相一致,综合素质高、项目建设能力强、教学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通过学历进修,使现有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的20%攻读博士学位;通过挂职进修等方式,使“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数达到专任教师的30%;通过课程进修、访学进修,使专业背景与所从事专业不匹配的教师尽快胜任本专业岗位;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形成6-8个学科团队,有50名左右不同层次结构教师成为学科团队骨干;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形成10-12个专业团队,有80名左右不同层次结构教师成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骨干。努力实现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突破。

(七)扩大开放办学力度,切实拓宽办学渠道

1.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声誉。深化与德国、法国、俄罗斯、美国、新西兰、塞浦路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建立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的交流,在人才培养、文化交流、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每年选送10-20名教师及管理干部参加国家各类出国研修项目或学校自筹经费选送教师及管理干部到国境外大学访学、进修或培训;每年计划邀请10-20名国境外大学教授、博士来我校讲学。设立路易艾黎留学生奖学金,加大留学生的招生和培养力度,力争到2020年在校留学生数量达到60至80名,将留学生培养打造成为学校对外交流和国际化办学的窗口。扩大与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塞浦路斯欧洲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规模,力争到2020年学校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数达到3个,提升学校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落实在塞浦路斯欧洲大学设立的中国文化中心的各项工作。

2.打造艾黎文化品牌,推动学术文化创新。做大做强路易·艾黎研究中心,继承弘扬“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校训精神,改扩建培黎展览馆,积极做好路易·艾黎诞辰120周年各项纪念活动,把路易·艾黎研究中心建设成传承艾黎精神的阵地、开展红色教育的场所、推动学校发展的力量之源。发挥甘肃文化翻译中心服务功能,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继续实施丝绸之路文化翻译精品工程,完成《走进敦煌》系列丛书四本图书的英文及俄文版的终审出版工作,有序推进多语种敦煌文化翻译语料库建设和编纂英汉对照敦煌文化术语大辞典工作,与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等协作单位开展深入合作。

3.积极推进校际合作,提升办学综合水平。加强与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深度合作,获批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积极争取华东师范大学定向培养博士生项目,有效开展“1+1+2”本科生联合培养计划,大力促进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与学校幼儿师范学院共建学前教育专业,将学前教育专业打造成西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强化与兰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数十家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的联合培养等深度合作,深化与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一带一路”高校联盟、甘肃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安宁五所高校战略联盟建立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全国12所石油高校建立的行业战略联盟的深度合作。

4.强化校地校企合作,助力学校转型发展。深化与兰州、白银、金昌等市的校地合作,加强与中兴通讯公司、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兰石集团等企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基地建设、联合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的合作。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校企合作中心,积极争取地方、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在学校集聚,合作推动学校的转型发展。探索建立地方政府、企业和社区参与校、院理事会的机制,确保来自地方政府、企业和社区的理事会成员比例不低于50%,能够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在部分学院开展与行业企业、产业集聚区共建共管二级学院的试点工作积极主动与中小学和地方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技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

(八)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1.构建双创教育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性创新创业公共课程。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设具有行业特点、与创新创业和就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开设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证制度,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到2020年建成2-3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在省内高校间实现资源共享。

2.强化创新创业训练,提升创新创业水平。搭建以创新创业学院为载体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训练计划,依托甘肃工业实训中心,整合各类学科竞赛、创新教育、创业大赛等项目,搭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对创新创业活动中涌现的优秀项目进行孵化,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充分发挥教师工作室、研究室的作用,鼓励专业教师吸纳学生在其工作室、研究室完成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共建校企合作平台,鼓励学生结合企业需求,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和加强解决工程和工艺实践问题的能力。

3.加强双创导师队伍建设,构筑双创服务体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人才培养工程,提高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国家职业指导师、KAB培训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证工作力度,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切实加强创新创业训练服务,举办就业创业政策介绍与职业指导、创业意识引导、创业能力分析与培养等讲座,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推介、经验交流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等活动;加强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网络平台建设,保证参与项目的学生团队及个人都可依托网络平台进行项目展示,开展创新创业研究和实践。

(九)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大学文化体系

1.培育大学文化体系,营造优质育人环境。大力培育大学精神文化,加强校史教育,践行“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校训,弘扬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校风,营造学术自由环境、人人争先氛围,形成浓郁的人文精神。培育体现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加强学校标识系统建设,注重学校形象设计,充分利用新媒体提高宣传力度;切实加强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实施校园人文景观提升计划,积极打造“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美丽校园”。开展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推进公寓社区化管理,创建示范性品牌公寓。积极组织开展多层次、高品位、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进一步构建优化“学校活动品牌化、院系活动特色化、社团活动精彩化、志愿者活动常态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新格局。

2.搭建学生发展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探索建立学校、二级学院、学生三级协同联动和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资源共同发挥作用的学生工作体系,努力推动学生工作规范化、人文化、信息化、特色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13112”工程:遵循 “引领成长为学生导航,倾注爱心为学生服务”的学生工作宗旨,实现学生工作理念向指导和服务学生转变;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学生科技创新指导中心、学生艺术体育指导中心3个中心,指导学生参加人文通识、科技创新、艺术审美、体育健康等方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每一个校区建设1个学生共享空间,为辅导员及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提供工作场所和活动空间支持;聘请一批在专业领域和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有才华和能力的教师和辅导员,担任学生发展导师,在学校形成一支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工作团队;以训练营和工作坊作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开展各种活动的主要载体形式,培育和打造一系列学生工作精品活动。

(十)加强资源条件建设,提升服务师生能力

1.强化经费筹措管理,改善办学基本条件。争取获得更多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加强学费等非税收入的筹措,保证收入稳定增长;引导学院通过教育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拓宽教育发展基金的筹资融资功能,广泛吸纳社会捐资助学,积极拓展融筹资渠道。加强办学经费管理,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投入优先保障重点学科建设、重点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日常教学工作,压缩一般性行政公务支出,建设节约型校园,提高办学效益。结合重点(扶持)学科、重点(扶持)专业建设,逐步加大科研实验室建设。完成校本部实验大楼、综合大楼的立项,力争开工建设。

2.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成全校网络设施设备改造工程,优化网络基础,拓展网络出口,增加无线覆盖,建成以提升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为目标的智慧校园。建立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办公自动化等一体化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建设富有特色的专题资源数据库和重点学科导航数据库,加强城市类、职业技能类等特色数据库,强化对重点(扶持)学科专业文献资源的保障。完善图书馆公共空间功能区建设,推进图书馆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建成基本满足教学科研需求的支持平台。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建立档案网络管理平台。

3.加强公共资源管理,提升后勤服务水平。组建校公共资源服务中心,整体规划与管理教学、科研、行政等公共资源。推进后勤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大规模、多校区办学特点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为目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引入社会其它力量参与竞争,在后勤服务的提供方式、经营模式、提供服务的主体要求等方面进行探索,改变学校传统单一的后勤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逐步形成企业参与、后勤管理部门监管的新型服务体系,提高后勤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运用,营造“服务师生、服务学术”的校园氛围,显著改善师生教学与生活的环境条件。

四、组织实施与监督保障

本规划是学校“十三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全校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加强统筹协调,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监督考核,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实行党委书记、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组织实施,职能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具体落实的管理体制。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领导规划实施,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发展规划处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规划评估、督促落实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

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规划总体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制订本单位的发展规划,明确工作任务、进度和责任主体,制定实施方案,将主要任务和核心指标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中,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

(三)强化监督管理

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监控,实施规划年度检查、中期评估和期末考核制,将检查评估结果纳入单位绩效考核,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和督促检查制度。

(四)合理配置资源

统筹学校人力资源、空间资源、物质资源、经费资源的配置,学校教育资源和财政预算要以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实施为基本依据,明确经费主要投入方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584号
地址: 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
电话: 0931-7601667 邮箱: fazhan@lz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