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动态
以组织方式创新推动高校科研转型
2016年03月02日 09:34

 

    日前印发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提出,要“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组织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建设任务,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那么,高校应当如何深入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凸显自身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不可或缺性呢?

    众所周知,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科学技术原始创新的源头活水,也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蓄水池”。在具体实践中,科研组织的设置与运行直接影响着一所高校的学科实力、项目承接能力和学术影响力,因而科研组织的创新也成为高校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核心与关键。在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方式,有利于高校推进实施综合改革与内部治理,优化科研资源的配置和整合,凸显自身在原始创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以及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自主性、产出率和贡献度,进而真正实现高校科研自身的转型发展。

    总体而言,高校以单一学科和单一条线为主的传统科研组织方式,已经很难适应高科技发展趋势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亟需加以改革创新。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方式涉及政策、人员、资源、条件、文化等诸多因素,而最为关键的应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导向,把握高校科研组织创新的本质。当前,绝大多数高校主要依托“学校—学院—系(教研室、研究所)”“副校长—科研处长、学院院长”等垂直管理方式开展科研活动。也有少部分高校通过设置学部、学科特区等进行了摸索,但总体而言仍然属于以某一学科为主的条线运行方式。这种学科结构相对单一、政策制度较缺乏灵活度的科研组织方式,未能有效整合高校科研优势,导致高校没有足够的基础和实力通过跨学科形式来承接或牵头组织重大项目进行高层次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在探索重大原理、破解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协调攻关能力,也间接影响了高校在科技前沿领域的引领与突破。

    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方式的本质在于遵循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提升高校科学研究的能力水平以及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的对接度、贡献率。为此,高校应当明确创新科研组织方式的基本导向。一方面,应坚持目标导向,即按照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创新驱动的形势要求以及高校激发自身办学活力的内部需求等来做好科研组织的顶层设计、系统布局,将科研组织方式创新纳入高校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内部治理体系的总格局中,提升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坚持问题导向,即对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审思高校传统科研组织方式的优缺点,明晰制约高校科研转型升级的症结及其成因,以破解当前制约高校科研有序运行、产出效益等的瓶颈为切入点,推进科研组织方式的优化。

    二是聚合资源,形成高校科研组织创新的优势。人才、资金、设备、场所、平台等科研资源事关高校科研活动与科研产出,对其进行动态调整、重组与优化,是当前高校科研组织创新的关键。与大型企业、研究院所相比,高校的科研活动在资金链、技术链、产业链等方面不具备明显的资源优势,很难单独完成从重大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突破,再到中间试验品、小规模生产、大规模应用、面向市场的产品生产和商品销售等一般意义上的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过程。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方式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克服单一学科、单个院校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各自为阵、力量分散等弊端,依托某几个学科来聚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学科融合优势和人才集聚优势。

    目前,在高校学院、学科甚至系(教研室)层面设置的研究所、课题组等科研组织,由于长期封闭运行、单兵作战,难以统筹校内不同学科以及校外科研院所、厂矿企业等各方资源,因而也就难以承接重大创新课题、产出重大科研成果。为此,高校应当准确定位,与企业、科研院所进行差异化的协作与竞争,体现高校自身的独特优势。一方面,高校应当发挥自身学科多、基础厚、人才强、面向广等特点,打破校内科研活动条块分割、重复投入、低效产出等困境,加强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之间的跨界协作,以“兵团作战”方式来整体提升高校科研实力。另一方面,高校应当“眼光向外”,在准确把握自身科研优势以及整合内部科研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各种外部科研资源的支持与融入,尤其是要强化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高校与国外相关科研机构之间的对接、互补和协作,努力打通科研资源融合的壁垒。

    三是精准发力,增强高校科研组织创新的实效。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探索,才能真正实现高校科研组织方式的创新。由于历史沿革、办学面向、学科设置、成果积淀等都存在差异,不同高校在创新科研组织方式方面也不可能众校一面、千篇一律。因此,不同高校必须立足自身实际推进校内科研组织创新,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高校应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好校内重点科研组织的顶层设计以及相应的规划编制、资源整合、政策倾斜等工作,为新型科研组织能够凝练研究方向、承接重大课题和产出原创成果等指明方向、夯实基础。高校应善于集聚校内各方面的物质资源、学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等来重点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找准重大科研攻关方向,并组织动员校内不同学科的师生积极参与其中,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协作与成果共享。

    同时,发挥高校在校企、校所合作中的统筹功能,切实推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真正体现高校在源头创新、集成创新中的不可替代功能。例如笔者所在的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围绕地面智能机动平台展开深层次、全方位合作,以此推动双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此外,高校还应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为创一流平台、建一流团队、出一流成果提供必要的软环境。例如,可将日常教学、常规科研等活动与科学前沿探索、关键技术攻关等活动相区分,前者应主要依托学院(系)等教学单位完成,后者则应依托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产学研基地等跨学科平台来实施。

四是塑造文化,体现高校科研组织创新的旨归。任何一个组织的竞争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组织文化及其蕴含的价值取向。推进高校科研组织创新,不仅在于以一种新的形式开展科研活动,更在于营造一种有助于创新成果涌现和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文化氛围。高校传统的科研组织方式之所以越来越难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重要原因在于其理念和文化的滞后。因此,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方式,应摒弃目前在科研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山头主义”“原子化”等倾向,努力构建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学术共同体。高校应大力倡导争先文化,引导跨学科科研组织及其成员自觉抵制“小富即安”式的求稳心态,促使其紧密跟踪科技发展的前沿,积极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科技领域从事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

高校应大力倡导团队文化,引导跨学科科研组织及其成员增强共同体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团队利益、团队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导向,促使其正确处理个人与自身所在的学术共同体的共生关系,平等、友善地解决科研资源分配、科研收益回报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高校应大力倡导责任文化,引导跨学科科研组织及其成员摒弃工具意识和功利意识,代之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参与到所在学术组织的科研活动中,以自身扮演的角色、做出的贡献体现学术价值。当然,要确保这些文化氛围得以最终形成,高校还应完善跨学科平台与团队的制度规范、条件保障、评价激励等,使团队成员能够抛除后顾之忧,安心投入于科研活动中。此外,还应弱化行政指令在跨学科平台与团队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术骨干的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开放、包容、独立的学术环境,凸显跨学科科研组织的强大生命力。(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6229日 作者:付梦印)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584号
地址: 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
电话: 0931-7601667 邮箱: fazhan@lzcu.edu.cn